胃管是為了滿足患者的營養支持、藥物服用、檢查及診斷等。其作為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,對患者的救治、康復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鼻飼是吞咽、意識障礙老年病人補充營養的重要途徑,且腸內營養較腸外營養更符合機體生理需要,可防止腸黏膜萎縮、預防腸道細菌移位。
誤吸是鼻飼病人出現的嚴重并發癥之一,指殘留于咽部的食物隨呼吸進入氣管,這些物質包括唾液、鼻咽部分泌物、細菌、有毒物質、胃內容物等。老年鼻飼病人是誤吸的高發人群,由于老年人吞咽、咳嗽反射遲鈍及鼻飼管的護理不當,容易發生食物返流及誤吸;因返流及誤吸,嚴重者可發生吸入性肺炎及窒息。
因此盡早評估誤吸的危險因素,實施有效的預見性護理,可減少老年鼻飼病人誤吸的發生,縮短住院時間,節省醫療資源,提高老年鼻飼病人的生活質量。
首先是鼻飼患者的體位
鼻飼患者體位在30° ~ 90°,鼻飼后保持半臥位30 min,誤吸發生率明顯低于鼻飼體位< 30°且鼻飼后采取平臥位者。鼻飼后保持半臥位60 min,可以很大程度減少誤吸的發生。
其次鼻飼液溫度
一般為37℃ ~ 42℃,使用恒溫器控制溫度,可減少溫度不適對患者胃的刺激。鼻飼后要注入溫開水沖洗胃管,應避免翻身、吸痰及刺激患者的咽喉部,以免誘發誤吸。鼻飼過程中,如患者出現嗆咳、呼吸困難,應立即停止鼻飼,對癥處理。
再次鼻飼液的量及速度要適宜
一般采用輸液泵持續輸注代替間隙喂養。間歇輸注是指經營養泵管緩慢滴入,每日4次~6次,每次400ml~600ml,每次輸注時間30min~60min。持續輸注指12h~24h內持續輸注,可用輸液泵保持恒定滴數。為了減少鼻飼液在胃內的潴留,建議采用鼻飼泵或輸液裝置均勻滴入,使營養物質與胃腸道充分接觸,延長消化吸收時間,滴速一般為100ml/h。如無條件滴入要注意掌握正確的鼻飼方法。勻漿膳食采用注射器分次緩慢灌注,量要循序漸進,從100ml~150ml開始,間隔時間不少于2h,每次增加50ml~70ml,2次~4次后鼻飼量增加至250ml~300ml,每日4次~6次。推注器注食一般按30ml/min進行,推注過快易引起大量殘留和腸動力低下,胃排空延遲導致誤吸。
最后要加強鼻飼患者的口腔護理
誤吸入氣道的物質有3種:口咽細菌、微粒物質或酸性胃內容物。口腔、咽部分泌物中的細菌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險因素。對于意識障礙、吞咽困難的病人,極易將帶菌的唾液誤吸入呼吸道內。因此做好口腔護理對預防吸入性肺炎十分必要。根據病人情況選擇適合的溶液進行口腔護理,每天2次或3次,或每天漱口水漱口3次,條件允許時鼓勵病人自己刷牙。每日用清水清潔鼻腔,保持鼻、咽、口腔清潔衛生,防止分泌物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。
重視對老年鼻飼病人發生誤吸的研究,及時找出誤吸的原因并制訂相應的救護措施,既能有效減少和預防吸入性肺炎的發生,又能保證其足夠的營養支持,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。